臺防務部門計劃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中擬強制將16歲以上學生納入戰備動員對象,引發島內輿論批評。
直新聞:蔡當局宣布將要修改“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之后又表示要暫時擱置。對此,你怎么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蔡當局“修法”勢在必行,擱置只是權宜之計。因為這是美國臺海戰略或者謀劃臺海沖突的一部分。
拜登上臺后的對外政策尤其是對華政策,幾乎都是圍繞著臺灣問題而來的。它又可以分為島內和島外兩個層面。島外可以分為政治、經濟和軍事三個層面,政治上包括修復美歐同盟,強化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在內的亞太同盟體系,再造美日同盟,以及打造“印太戰略”;經濟上包括打造“印太經濟框架”,組建“芯片四方聯盟”與對華高科技產業鏈脫鉤;軍事上包括組建美英澳軍事同盟,準備捏合美日韓軍事同盟,為澳大利亞造核潛艇,以及相關兵力裝備部署等等。
在完成島外的部署之后,接下來的重點就在于島內部署。島內部署一是軍事層面,按照俄烏戰爭來“形塑”未來的臺海戰爭,檢討對臺軍售;二是在法律層面為開戰做準備,也就是蔡當局正在修改的這部“法”;第三還會推進到人心層面,也就是在臺灣全社會進行戰備動員,顯示所謂“焦土對抗”決心。
按照這個部署,接下來臺灣將會逐步開啟備戰模式。而且,由于臺灣不僅存在著戰略縱深不足缺陷,更存在著兵員不足缺陷,假如臺海有事,臺灣青年上戰場以及島內進行戰時管制,將會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此,接下來臺灣社會將會無可避免地陷入緊張與恐慌狀態。
直新聞:蔡當局稱,修改所謂“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是因為大陸對臺威脅與日俱增,對此,你又怎么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這一說法表明,蔡當局的“修法”,與其說是受到了大陸的影響,不如說是蔡英文配合美國“倚美謀獨”“以武拒統”,不惜在島內“修法”進行戰備動員。
不過我認為,從臺防務部門倉促提出“修法”,到臺行政機構宣布暫緩,再到蔡英文親自出馬安撫民眾情緒,這些都說明,繼續搞“抗陸保臺”,民進黨壓根就玩不轉了。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這么玩下去,最終會傷害到民進黨最為在意的執政權問題。因為這種玩法,勢必會導致臺灣社會的高度緊張與恐懼,并進而將厭戰情緒轉化為討厭民進黨,抵制民進黨的抗陸保臺說。國民黨則會順勢進行政治收割,打出“票投民進黨,孩子上戰場”的競選口號。如此一來,民進黨與賴清德的2024就不要玩了。這正是蔡英文與民進黨立即宣布暫緩“修法”的原因,而且我估計在2024年之前他們都不敢再碰觸這個議題了。
這就說明,民進黨實際上面臨著一個死結,即過分玩弄“臺獨”,會導致自己丟掉執政權,一旦丟掉了執政權,就更加玩不了“臺獨”。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除了直接動用武力的選項,大陸也還有很多降服“臺獨”勢力的手段。
作者丨劉和平,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