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5月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孫春燕) 當“遠方”因疫情暫時擱淺,家門口露營旅游,受到不少都市人青睞。
昨日,導報記者調查獲悉,剛剛過去的這個五一小長假,在多地“非必要不出省”的倡議下,周邊短途游滿足了城市人群的出行需求,其中露營顯然是今年的“頂流”,不僅露營用品銷量翻倍增長,一場準備充分的露營動輒上千元,就連露營相關話題也頻頻登上熱搜。
1
火爆 假期露營刷爆朋友圈
若問這個五一小長假什么最火,露營恐怕是很多人的首選。一頂帳篷、幾把椅子、一只茶壺,甚至只需一個睡袋,就可以讓年輕人遠離喧囂和繁雜,親近自然,釋放壓力。尤其是廈門,背靠青山、面朝大海,隨處都是最佳露營地。“我去年就買了帳篷和折疊桌椅,但一直沒顧上,今年正好五一沒出門,這些裝備派上用場了。”家住五緣灣的小羅,是兩個熊孩子的媽媽。今年五一,他們一家開著車在環島路露營三天,大人泡茶聊天打牌燒烤,孩子們挖沙奔跑放飛自我,好不愜意。
據了解,在多地“非必要不出省”的倡議下,周邊短途游滿足了城市人群的出行需求。其中,露營顯然是今年五一假期的“頂流”。攜程數據顯示,五一假期首日,“露營”在平臺的訪問熱度達到歷史峰值,搜索熱度環比增長90%。
在五緣灣的迪卡儂,銷售人員表示,今年以來露營裝備銷售就出現了不小的增長,五一節前訂購人數更是翻倍增長,一些商品還出現了爆單。有旅行平臺的數據顯示,進入4月以來,平臺上露營相關詞匯搜索量同比增長2.5倍,是2020年同期的4倍。某電商平臺上,露營相關商品4月成交同比增長超200%。
另據投資界統計,在淘寶,已累計超26萬人加購露營帳篷;而在拼多多上,露營相關的防潮野餐墊銷量破10萬;京東上多個露營設備在30天內超10萬人種草。除了露營相關產品,風箏、飛盤、戶外燒烤、篝火、劇本殺、露天電影、房車旅行等項目也隨著露營再次翻紅。
2
盤算 說走就走的露營也不便宜
事實上,不僅是今年五一假期,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露營早就悄悄成了一種流行休閑方式。
數據顯示,國內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從2014年開始到2021年實現了4倍增長,規模從77.1億元猛增至299億元,預計2022年增速達到18.6%,市場規模達到354.6億元。而這種增長,朋友圈表現最突出,過去一段時間曬露營的確實增加了不少。
不斷高漲的露營熱情,自然也讓露營設備跟著火了一把。
這個五一,熱愛旅游的小何帶著女朋友去露營了。他告訴導報記者,放假前他們采購了全自動帳篷、折疊桌椅、便攜式餐墊、防潮睡袋等一系列裝備,假期第一天就在環島路安營扎寨,“花費也就千把塊,而且大多數東西都能重復使用,以后露營就能說走就走了”。
導報記者了解到,露營支出隨著露營規格而變化,消費門檻最低的野餐式露營,準備小帳篷、野餐墊、各色吃食幾百元就能成行,更簡易的找個樹蔭就行,連小帳篷都省了。如果是野外露營,那成本就高了,需要做飯、過夜或增加氛圍,至少2000元。這還是中低端設備的價格,如果涉及高端品牌,設備費甚至可達上萬元。
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3月,大型帳篷、天幕、折疊桌椅、睡袋等露營裝備成交額同比增幅超兩倍,千億露營市場急速爆發。
3
追問 露營熱還能火多久?
作為五一“流量擔當”,露營旅行的輻射效應凸顯,其流量直接帶動了露營地周邊的旅游商家熱度,對目的地旅游經濟亦產生帶動效應。
攜程口碑榜全國十大露營地數據顯示,榜單第一名境見茶野里野奢帳篷露營地的周邊酒店五一假期訂單量增長67%,露營地所在城市湖州在五一假期的整體旅游產品訂單量增長54%,酒店、民宿訂單量分別增長57%、144%。
此外,自2021年下半年至今,攜程平臺的露營產品數量增長近10倍,目前已經擁有覆蓋28省120城市的產品供消費者選擇。
在“露營熱”之下,還有許多酒店、民宿打起“露營特色牌”,搭起帳篷為度假客人營造露營儀式感。五一假期,攜程平臺上帶有“露營”標簽的相關酒店、民宿訂單量較清明假期增長153%,一些民宿甚至想借露營翻紅。
但是,去露營過幾次的陳露夫妻,卻有點不同意見,“以前露營的人少,露營的體驗還不錯,但今年五一好的露營點到處都是人,想找個角度拍照片都很難”。小陳說,很多人跟風買了裝備,但一年也就參加一兩次,這股露營熱能熱多久很難說,“如果疫情松弛下來,大家紛紛外出旅游,誰還會想念露營呢”。
天眼查數據顯示,近三年我國露營相關企業注冊總量持續猛漲,從注冊時間來看,48%的露營相關企業成立于1年內,成立于5年內的企業占比達八成,甚至還有不少公司吸引了資本注意,拿到了風投。三年內,露營一舉打敗民宿,從小眾愛好變成了網紅活動,但正如陳露所言,這股熱潮能持續多久,恐怕業者心里也不敢太樂觀吧。